2025-10-31 15:53:14 浏览量: 作者:品牌运营中心

导读

盛瀚是中国离子色谱领域的领军企业,其产品性能已接近国际顶尖水平,在国内市场连续10年占有率第一,并成功出口至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,彰显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。


青源峰达集团成员企业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,已深耕科学仪器行业二十余载,专注离子色谱仪及其核心部件的研发与生产,是中国离子色谱领域的领军企业。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,盛瀚荣获了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等多项重要荣誉。其产品性能已接近国际顶尖水平,在国内市场连续10年占有率第一,并成功出口至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,彰显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。

近期,仪器信息网对盛瀚创始人朱新勇先生进行了专访,看盛瀚如何持续引领国产仪器技术突破与开拓市场。

记者:盛瀚今年到目前为止业绩表现如何?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?

朱新勇:虽然未及预期,但目前为止盛瀚今年的业绩依然保持了两位数字的增长,预计到今年年底增长会达到30%以上。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盛瀚今年在核心技术上的新突破,今年7月盛瀚发布了两款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产品,CIC-D180H高压离子色谱仪CIC-D160Z柱抑制离子色谱仪,标志着离子色谱分析正式进入高效高耐受时代。盛瀚以100%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实力,向世界展示了国产仪器的技术底气。


记者:盛瀚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 等荣誉,并实现全产业链100%自主可控。这些成就对公司的发展乃至国产科学仪器行业有什么重要意义?
朱新勇:从行业角度看,仪器被称作“工业的眼睛”和“工业的加速器”,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尽管我国仪器行业整体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,但近年来,通过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,国产仪器正在部分领域实现重大进展。
盛瀚虽然企业规模在整体工业领域属中型水平,但在色谱仪等细分赛道,通过持续自主创新,其技术与产品性能已接近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这种进步不仅代表企业自身的突破,更标志着国产仪器在高端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跨越,对推动行业自主发展、提升中国工业基础能力具有重大意义。


记者:今年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条件仪器专项“高可靠高灵敏在线离子色谱分析仪”这一部市联动项目在盛瀚启动,这个项目推行的背景、具体要攻克的难题及现实意义分别有哪些?

朱新勇:当前,我国在芯片半导体、核电及军工等关键领域,对于高精尖在线检测仪器的需求极为迫切。过去,这些核心装备长期依赖进口,存在供应风险与技术短板。为此,国家高度重视,将“高可靠高灵敏在线离子色谱分析仪”的研发正式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,并由科技部转至工信部,以“部市联动”模式重点推进,该项目已在盛瀚正式启动。

该项目旨在攻克特定严苛环境下的“卡脖子”难题,其核心是要研制出能满足3种极端苛刻性能指标的国产化仪器:

1、高耐辐照性能:在核电站等存在强辐射的特殊工业环境中,常规仪器难以稳定工作。本项目要求仪器必须具备优异的耐辐照能力,确保在强辐射场下也能长期正常运转,这是实现自主可控的前提。

2、超低含量检测:检测灵敏度必须实现跨越式提升。我们将检测极限从过去的PPT(万亿分之一)级别,推进至1/10个PPT乃至更低的超痕量水平,以满足对极高纯度材料与介质的分析要求。

3、长期高可靠性:仪器需要满足在无人值守条件下,实现24小时连续在线监测,并保证长达四个月无故障稳定运行。这种超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,是其在工业现场真正替代进口、发挥作用的基石。

完成单台样机已属不易,而要实现满足上述所有指标的批量化生产,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工程技术挑战。然而,一旦项目成功,将彻底打破国外垄断,不仅能为国家战略产业提供自主、安全、可靠的尖端检测装备,更意味着中国在该细分科学仪器领域将跃升至全球领先水平,其意义重大而深远。


记者:公司从离子色谱扩展到液相色谱、原子荧光、ICP-MS等领域,这种技术融合与生态化战略是基于怎样的考量?

朱新勇:我们这种战略拓展的核心考量,是为了从提供单一仪器转向提供完整的行业解决方案。

离子色谱技术本身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。我们推动离子色谱与原子荧光、ICP-MS等技术的联用,目的就在于突破单一技术的局限,通过技术融合构建更强大的分析能力,从而应对更多样、更复杂的实际应用场景。这将极大地拓宽我们的市场应用面,满足客户更深层次的需求。

在公司发展的具体路径上,我们坚持“有所为,有所不为”的策略。盛瀚自身将集中优势资源,聚焦于离子色谱和液相色谱这两大核心产品,力求做深做透,践行“一厘米宽,一公里深”的专业化、深耕式发展理念。

对于解决方案中所需的其他产品线,我们采取与顶尖伙伴深度合作的模式。我们所选择的合作伙伴,均是国内数一数二或国际头部的企业。这背后的逻辑与我们的品牌定位一致:盛瀚自视为一个国际一线品牌,我们必须确保交付给客户的每一个硬件、软件乃至整体解决方案,都具备与之匹配的高品质,最终为客户带来专家级的综合体验。


记者:盛瀚的产品出口至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,并成立大湾区创新中心布局海外。在国际市场上与国际巨头竞争的策略是什么?遇到了哪些挑战?对于国产科学仪器提升国际地位,走向世界,您有怎样的期待和建议?
朱新勇:中国离子色谱技术的产业化起步晚于国际,这导致我们在技术积淀与品牌认知上,确实与国际巨头存在客观差距。但经过不懈努力,目前盛瀚产品的性能与品质已实现与国际水平同步,并凭借这一核心实力,逐步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“值得信赖”的品牌形象,这是近年来我们海外份额快速提升的根本原因。
在竞争策略上,我们当前采取的是“价值优先”的定价策略,产品价格约为国际巨头的七成,相较国内其它同类品牌售价则高出约40%。但我们坚信,价格并非最终的竞争壁垒。随着国际化战略的深入和品牌价值的提升,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,让部分产品的价格接近甚至超越国际品牌。这背后的底气,源于我们相信届时这些产品的性能将实现显著超越,从而彻底改变国产科学仪器在国际上“价低质次”的旧有印象,树立起高品质、高价值的新形象。
要实现这一目标,我们依靠的是最务实、最长远的“三好”战略——1、好产品:将产品做到极致,用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赢得客户终极的认可;2、好服务:推行“五星级服务”标准,承诺在客户需要时,确保24小时内抵达现场解决问题,提供无忧的售后体验;3、好朋友:我们相信真诚的沟通能化解绝大多数问题。通过积极与客户面对面交流,增进理解与信任,构建稳固的合作关系。国际市场最终考验的是企业的综合实力。我们坚信,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产品、及时响应的服务以及真诚的沟通,正是最务实、也最能走得远的竞争之道。


记者:科学仪器行业逐渐在向高通量、微型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,国际巨头亦在加速这些方面的创新。盛瀚将如何保持竞争力?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与仪器融合(如智能诊断、AI数据分析)方面有何布局?

朱新勇:我们正处在一个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时代,这一趋势正重塑所有行业,并催生全新的产业生态。面对这一浪潮,我们必须与时俱进,持续进行自我革新。对我们而言,保持竞争力不在于紧盯对手,而在于不断超越自己。因此,盛瀚正积极拥抱智能化,并在人工智能与仪器融合方面进行了实质性布局。我们近期推出的新品,其软件系统就已集成人工智能算法。一方面,通过AI赋能,数据处理速度更快、结果更精准有效;另一方面,我们也引入了语音交互等智能人机接口,显著提升了仪器的易用性与用户体验。

作为立志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,与时代同频共振是必然选择。我们有充分的信心,在人工智能这一关键赛道进行快速、深入的布局,并致力于在未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。


文章来源:仪器信息网




联系方式

Contact information